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发布仪式观后感

| 陈惠1147

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发布仪式观后感心得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6部门在北京向全社会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发布仪式观后感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我们正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跨越。“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这些举世瞩目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强力引擎。起飞重量约87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十年磨一“箭”,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倾注了总设计师李东的全部心血。

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面对挑战,李东率领技术团队突破了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确保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李东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开展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归零”和攻关。2019年12月27日,随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王者归来”。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2020年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后,李东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会止步,“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从西藏昌都到青海玉树,从林芝到那曲,次旦央吉几乎跑遍了青藏高原。这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主任、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被人称为藏区的“光明使者”。

冬日的青藏高原寒冷干燥。有时候,早晨6点左右,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次旦央吉就要赶到医院准备手术。

次旦央吉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我把患者当家人,尽己所能,为他们减轻病痛。”她说。

次旦央吉说,希望广大西藏农牧民能看眼病不出藏。一有机会,她就到内地“充电”。2012年,她在西藏开展了首例角膜全层移植术;2014年开展西藏自治区第一台玻璃体切除手术;2017年开展了西藏自治区第一台眼底激光术。至此,西藏眼科手术开展项目基本上实现了与内地一流眼科医院同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王行环引入、改良、创新了微创泌尿外科理论与技术,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多种疾病权威指南采纳。同时,他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的全新理念,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推动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使过去只能在教学医院开展的高难度手术成为在基层也能做的技术,惠及了更多老百姓。

今年2月8日,王行环接到武汉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任命,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当天,他就带着8名管理人员到了雷神山医院,此时数万名工人还在加紧施工。为了加快收治患者进度,王行环要求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病区。运行67天后,雷神山医院宣布休舱,创造了“雷神山奇迹”。

“善良是医务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王行环说,对待患病的小朋友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长的患者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同龄人就应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对患者有同情心、同理心,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他们,是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

知行合一: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动力

他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全新理念;他临危受命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打造闻名中外的“重症救治堡垒”……他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从医30余年,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百年来被视为前列腺增生治疗领域的“金标准”,然而,这一疗法存在诸多国际性难题: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风险、手术死亡率高达8‰……通过近20年不懈探索,王行环和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迄今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今年2月,王行环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临危受命,他无暇顾虑,一心扑在“解决问题”上,克服运行初期的重重困难,将来自286家医院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1.3万名建设者紧紧凝聚在一起,铸造成一支抗疫精锐之师,取得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抗疫成绩。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王行环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努力奋斗,书写精彩篇章。他们中间,有的人瞄准科研空白奋力攻关,有的人根据国家需要确定研究方向,有的人临危受命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功绩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42年,中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自行车到家家户户都有的小轿车,从20寸黑白电视到现在大屏幕液晶屏,从手拨电话到5G网络,我们共同见证着中国的变化。这过程离不开我们中国的正确决策,离不开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奋斗,离不开我们工农兵各行各业的恪尽职守,正是这14亿人创造了这个美丽而伟大的中国。

细数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熟知的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还有在这场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这些伟大的科技工作者铸就了我们辉煌的今天,带动了中国快速的发展。在中国迈向世界的潮流做好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其实,在我国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挑战科技的空白,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专研,用无数的白天加黑夜,创造出一项项不可估量的成果,他们有的力攻地震,有的发扬中医的精髓,有的扎根戈壁荒漠研究地下实验室,有的则穿越太空,探索外星球的世界。一项项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些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他们用坚定和使命来诠释科学精神。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的额间已爬满了皱纹,但是那科技的光环照耀着他们,闪出最美的光芒。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抢占先机、迎难而上,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近日,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弥曼等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张弥曼、多吉、倪光南、严纯华、邹学校、李贺军、李兴钢、蔚保国、秦川、王杜娟等10位先进典型,他们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板凳甘坐十年冷”,用科研成果赢得世界同行尊重;有的扎根基层一线,为扶贫攻坚和人民幸福付出毕生精力;有的投入社会公益,几十年如一日开展科普宣传……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真谛,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以“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现场播放了反映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并向他们颁发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

参加发布仪式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4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