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课程学习,帮助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立足本职岗位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江西监管局办公室党支部采取“五个相结合”的模式办法,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实。
一、在学习内容上,将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党支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内容纳入学习重点,引导党员干部把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在学习载体上,采取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党支部充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学习全会精神常态化。线下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形式开展集中学习,以读原文、讲党课、谈体会不断增强学习效果。线上通过“支部学习交流园地”共享文件夹、微信交流群、“学习强国”APP等,相互分享并收藏篇目内容,以便随时随地开展“掌中学习”。
三、在学习方式上,通过撰写心得体会与开展学习研讨相结合。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工作实际,从学习感悟、岗位职责、事业发展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阐述自身看法,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强化学习转化。在充分开展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党支部明确时间,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支部书记带头发言,其他党员干部逐一畅谈体会、交流思想,并相互点评、直指矛盾、解决问题,切实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在学习成效上,坚持与谋划下阶段重点工作相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发展阶段前后相续、发展目标有机衔接的重要会议。党支部紧扣“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在充分总结今年以来办公室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障全局平稳运行、促进机关团结奋进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党员干部聚焦“凝聚合力、夯实基础、提升效能、优化服务”的工作目标,结合岗位实际,对照年度目标,按照《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综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一项一项梳理和查找工作疏漏,提前做好打赢考核这场收官战的准备工作。此外,围绕机关党建、内控管理、政务信息、人事财务、保密机要、服务代表委员等内容,党员干部积极谋划思考2021年度工作重点内容,确保方向不偏、节奏不乱、工作有序。
10月26日至29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决定》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章节段落见改革精神、字里行间是创新意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的发展进程相伴随。几十年来我们所孜孜以求的现代化,已上升为制度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的跃升、文明的进步。
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深度把握了以下几对关系。
坚定自信与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正是这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地坚定着我们的制度自信。此次全会历史性地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整理,又系统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的举措,落实了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的要求。
立足长远与回应现实。此次全会的部署,既立足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也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长远引领效应;既接续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践,更形成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顶层设计。
一份庄重承诺,一片赤子深情。共享发展,成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再次标示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字里行间,饱含温暖,彰显使命。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抵达民族复兴的第一个“百年渡口”,至关重要。
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差距,特别是城乡、区域、领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义务教育均衡化亟待高标准推进,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力度亟待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年年有提高,但还有不少家庭人均年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群众的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但还需大量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设施还有待加大投放,人们“出行难”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人民群众盼望吃上更放心的食品,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新的空气……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覆盖的人群要全面,涉及的领域要全面,发展的短板要补齐,小康的水平要提升。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浙江坚持共享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
坚持共享发展,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方向是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领域包括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坚持共享发展,要尊重群众意向抓改革。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推进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人才送到基层。城乡体制改革方面,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置换机制,推进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切实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来的农民和市民“两种人”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和国家统一,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扬斗争精神,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但是,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实际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列宁就曾说过,“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承载着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和崇高价值追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理想主义的理论批判,而是要诉诸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和历史运动。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正是在不断变革现存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不断实现。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共产党人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不断地变革着现存的社会制度、社会状态和人类生存状态,从而促进人类解放的历史实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和国家统一,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扬斗争精神,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立足于一定历史前提,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价值的历史性实践。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灵魂,那么社会主义就是载体;马克思主义是价值追求,那么社会主义就是实现方式。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它只能成为空想,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如果社会主义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丢魂,就会走邪路。所以,社会主义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路径,也就是说要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要为人民大众的解放而进行制度设计。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历史条件不同,人民的现实需要和要求不同,这就决定了造福人民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和道路可以不同,而且必须不同。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坚持革命的辩证法,富于批判性、革命性和创造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主张不能仅仅停留于解释世界,更要立足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