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热点资讯 >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

| 晓慈0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汇编)

大暑时节是学校放暑假的时候,对学生来说,是个休息、放松和充实自己的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褥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关于大暑节气习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4、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5、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2023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吗 

2023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也就是说,大暑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期,而非一天。

大暑养生,讲究“清”“静”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有些人常常会有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感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此时尤其要注意静心养生,通过“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目的。暑天饮食应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紫菜、西瓜、番茄等,还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尤应注意的是,暑天细菌繁殖快,易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市民最好做到当日购置新鲜时蔬当日吃完,菜肴应坚持清淡多样化,多食用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立秋热还是大暑热

大暑时节比较热,因为它属于三伏天里的中伏阶段,此时全国大部分普遍高温,地表温度达到顶点,土壤也很湿润,整个气候特点是又闷又热,还很潮湿,呈现“桑拿天”的模式,部分地区还会出现40℃以上的极端天气,可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到了立秋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虽然有秋老虎影响,但总体趋势是早晚凉爽,中午比较酷热,气温已达不到大暑那么高,会在35℃上下。

热门标签

HOT
34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