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

| 和杰0

民俗传统,风情无限。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请看!喜欢可以收藏分享哟!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人民勤劳而善良,很早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工作,杀鸡宰猪,热闹非凡。而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四川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初一初二,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健康康,开心每一天。长辈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满我们的口袋,更塞满了满满的幸福。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街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热气腾腾的汤圆也端上了桌,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么有趣,这么热闹,这么让人满怀期待!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2

年独特的声音,在腊月廿五就开始了。

腊月廿五一早,在村子里醒来,听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扫帚用力扫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声音,脑海里浮现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紧握着扫帚把,与扫帚一起移动到门口的情景,身体甚至能感觉到灰在空中扬起。

起床后,是一连串我最喜欢的声音——潮潮的抹布在干净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产生的短暂刺耳的声音,整齐的书籍在书桌上立起的低重的声音,已经理好的衣柜柜门合上的细小的声音,卫生间洗拖把的水流声……平日里不喜嘈杂的我也不反感这些代表家已一尘不染的声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结时塑料摩擦的声音了。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的大概是诗人陆游看到除夕之夜迎来瑞雪,心里非常高兴,来不及喝酒庆祝,赶着写桃符换下旧桃符迎接新年的样子。村子里的除夕,虽然没有下雪,但人们的心里可与陆游无异,因为整整一年没见的儿女们都早早的回来帮着洗菜做饭,好不热闹。晚饭很早就烧好了,但先要把鱼肉端去正厅,点上蜡烛,斟上烧酒,开始烧纸钱、纸元宝,然后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饭,大人们聊天时,才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间——放鞭炮。其实也不能叫它“鞭炮”,因为有很多样式:丢丢炮——往地上一扔就会响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欢的、窜天猴——一点着就往天上冲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个打火机,帮每个年龄小点儿的孩子点着烟花,最后才点燃自己的。

丢丢炮的声音清脆“啪”;仙女棒的声音很长“呲——”;窜天猴的声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种鞭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

年的声音,很独特。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3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他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晚上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4

我家住在平乡,这个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里经过的,我觉得热闹的是逛庙会。

庙会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一开始就很热闹,我家离庙也不算远,但是,从我家里就能清楚的听见庙会的热闹声。

庙会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到那时候,我们那里的小孩子就会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着庙会的开始,因为,庙会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还有炸东西的,有小型的充气蹦蹦床,还有许多表演节目的,买东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条……各种各样零食,还有卖冰糕的!

小孩子们大部分都是在充气蹦蹦床里面玩,不管什么都在里面看,我也在里面玩、看。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炸东西,这下炸东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钱,卖汽水的也幸福了。哪里还有卖装饰品:挂在脖子、手上的链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带得发卡……

在庙会中,大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一到这个时候小孩子们都从充气蹦蹦床上面下来了,他们要看小品,他们要试着敲鼓。表演有很多种:又穿服装表演的、小品、戏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们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后仰,敲鼓的时候,小孩子们跃跃欲试,有很多都是乱打的,逗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后,人们就继续购买东西,还有的把它们买回家,挂在门上,让朋友们都看见,把庙会上的各种玩具、各种零食、炸东西,拿回家,跟朋友们一起吃、一起玩。

在逛庙会的时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并买一张谶图,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趋吉避凶的准备,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大人就开始再佛祖前开始求签了,外面几乎就没有大人。

逛庙会到很久很久才结束,快乐地声音还在耳朵萦绕,人们恋恋不舍结束了庙会。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5

一个地方的习俗,是一个地方特色和精华的体现,而对于我的家乡,年年都能感受到习俗,甚至到如今都能倒背如流。

老家是一个小村子,规矩和那是多的不能再多了。

俗话说,大年初一要洗旧迎新。当公鸡还没有鸣叫时,我便从温暖的被窝中爬了起来,在寒冷的空气中打开了老宅的大门,那瞬间,寒风似冰刀一样朝我脸庞括来,脸上都有些括红了。我冻得直啰嗦,赶紧跑回屋里。

而我看到母亲单单只穿了一件长袖在用抹布擦拭着布满灰尘的墙壁,瞬间水变得透黑。扫地是一项特别好“玩”的家务,我喜欢在灰尘中扫地,也喜欢用扫把让地上的灰尘翩翩起舞,所以我从没扫好过一次地。

这些都是有关劳动的,对于我来说,更喜欢美食方面。爷爷有一个自己的农场,每年都养一些猪,鸡,鱼之类的以便过年的时候食用。而令我最喜欢的场景莫过于杀年猪。

村里几个比较强壮的男子,用绳子牵着膘肥体壮的猪猪,把它眼睛蒙上,带到杀猪场,只见一名强壮的男子用娴熟的技艺把猪的四条腿给切断了,猪用刺耳的叫声来冲斥着自己的痛苦。不过一会儿,猪便不在乱动了,男人们用尽了全身解数让它不动,男人们的汗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滴了下来,地面不一会儿就打湿了。一把比我还高的刀一扫而过,地上便是满地的猪肉。

人们用清水洗好后,把这些肉挂在屋顶,用祖传手艺来制作腊肉。那腊肉从家家屋顶飘过来,在不断地诱惑着我的鼻子。

到了大年除三,初四才是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开始走亲戚,在此期间,我们接待了很多亲戚,家人们座在火坑旁聊天,吃零食,享受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朴实无华,在简单中享受了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6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儿,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规矩”也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我大喊道:“贴错了,贴错了。你把它贴反啦!”爸爸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没贴错。”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却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着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如此,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呀?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来源于年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有了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了,直到今日。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原来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好兆头呀!

这就是我家乡热闹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忙把新桃换旧符。”古时候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当我想起家乡的春节,心中的涟漪还在微微荡漾,仿佛还在为春节的热闹欢呼雀跃着。

在每年的小年,人们就准备春节的来临了。在这几天中,家家户户都会要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籺”。”籺”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籺分为甜与香两种味道,甜的馅料是用椰丝,芝麻与砂糖做的,而香的则是在甜的基础上加上葱白和猪油。刚出炉的籺要趁热吃,咬一口,嚼一嚼,糯米的韧绵与艾草的的清香相互交织,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味道绝对一流,使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除夕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与门神,以示来年如意吉祥。外出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品有很多,有鸡、有猪,但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全家人都要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凌晨十二点到了,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寓意辞旧迎新,一夜下来,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东方欲晓,才回复了原本的平静。小孩子们在新年是很欢喜的,因为他们会收到父母给的压岁钱。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

在过完年之后,就迎来了我们家乡最有意思的一景,那就是——“年例”,这个年例并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粤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届时以各村各街为单位,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二月底。他们会在定好的那一日举行年例盛事,包括歌舞表演,游神,大摆宴席,烟花竞放等等。到那时候,各家的亲朋好友相聚在一堂,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聊天,小孩子们则嬉戏打闹,。年例的菜品也丰富多彩,下至鸡鸭鱼猪,上至各种山珍海味;各种菜品被厨师们做得色香味俱全,令人垂延三尺。桌上,筷子频频交错,人们都为这些精美的菜品称赞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一天到了,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广场燃放烟花,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广场上升起,随着一声爆炸声,光点变成了漫天盛开的礼花,大地和天空被满天烟火照得通明。天上的美景转瞬即逝,但给了人们的惊喜还在蔓延……

虽然家乡越来越现代化了,但是这些习俗,紧紧地扣在家乡的人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不同,我家乡更是别具一格。

在广东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举行一个成人仪式——出花园。也就是说,你从今天开始,就从花园出来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具体礼俗是这样的:有十五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为孩子举办一次隆重的仪式,是个人生的转折点。还要用三牲果品(鸡、鸭、鹅和水果类)拜别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上红皮鞋、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因为传说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大钦小时候没钱,但在路边对上了对联,得到了一只公鸡和红皮鞋,父亲为大钦烫了鸡头吃。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还有的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十二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

在我们普宁市,当天要吃炸猪肠和肚,并且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了成人的肠与肚”,和童年告别。

潮汕人有着与众不同的食俗,日常生活中特别喜欢喝粥,有着皮脆肉嫩的“炸豆干”,有着以大米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酥香的饰品,而且非常喜爱腌制的佐餐小菜(主要用于喝粥时),如,咸菜、菜脯,以及精致的小食蚝烙、肉丸等。尤其是牛肉丸,令我吃完后仍然回味无穷。

潮汕都非常注重“吃”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潮菜以及潮州的功夫茶,潮菜远进闻名,是由潮汕原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的菜式构成的一个开发体系。潮菜中不仅有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缺少粗菜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等许多。

潮州功夫茶十分富有地方特色茶艺。小到用水,大到冲泡,品尝都很讲究。

潮汕农村传统民居样式很多各有着生动形象的名字,例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爬狮”。简单介绍一下吧,“四点金”是潮汕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潮州农村较普遍。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潮汕民宅有个突出特点就是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和“潮汕百姓家”之说。

不论是潮州的“出花园”、饮食、民居还是功夫茶,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9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山东。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吃完腊八肉,就该喝腊八酒了,虽说腊八酒有酒字,但里面只是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饮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还可以把腊八酒和带气的无味苏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过完腊八就到了小年,这天男人们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们会去集市上买年货,而我们小孩儿就在田野里玩摔炮。

又过了几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杀猪、清理猪的内脏,而我们小孩儿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烤好了。爸爸拿小刀从猪身上割了一大块儿的肉让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部分?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象征我们一家圆圆满满。”

吃完合家饭后,我们土家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儿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0

家乡的新年,随着炮竹清脆的炸声,带着新一年的憧憬希望,悄悄迈近。

这时,不管男女老少、贫穷富裕,故乡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选出上好的鸡鸭鱼肉、糖果食品、香烟美酒,又买来新衣新袜、鞭炮灯笼与年画对联,琳琅满目的年货应有尽有。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也赶回来,大家把柴火烧得旺旺的,烹做年夜饭,亲戚好友越来越多,我们一起说说笑笑,小小的砖房中充满了快乐。

家乡的年夜饭非常丰盛,香喷喷的肉、脆生生的红菜苔、甜糯的米饭,配上醇香的美酒,我们与长辈敬酒祝贺,家家户户一片喜气洋洋,每人都收到了真心的祝愿,也送出了自己的祝福。之后,我们沐浴全身,观看庆祝春临的节目,收下贺岁红包。该入睡了,可我们兴奋得没有一点睡意,直到那喜庆的钟声一下一下鸣进耳中,我们迎接了这新的一年,才合上眼皮。

第二日,我们被炮声吵醒,穿上新衣,敞开紧锁的大门,一起燃放各种有趣的炮,一起和长辈们去给去世的亲戚拜年,再回到砖房,听老人们讲那些过年的古老传说。我们又买来小鞭炮,调皮地吓唬那些家畜,累了,便回到家,饭菜的香味飘然而至,我们马马虎虎咽了饭,开始玩“虎字成语大接龙”游戏,有趣的游戏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整个中午,我们都在欢乐中。

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乡,回到了城里。但故乡的味,烙印在我心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1

我在这个幸福的寒假中,玩地非常高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奶奶悄悄地把我冲到房间里对我说道:“如果,你的作业做完了我们就要回老家过年。”因为我们的老家过年都会放烟花、炮竹、鞭炮、……我一听见了这幸福的这件事就手舞足蹈,高兴地跳跃了一起。连忙说道:“好,我马上写完。”我就滑行道房间里急忙集中力量时间写出作业,我天天都不去哪里完玩,总是在家里写出作业,作业终于写完了。过了几天我们就回家乡过年了。

过年了,每个甜美小朋友、大人、女孩的眼睛都闪闪发光,神采飞扬,脸上丝着幸福、快乐的笑容。过年了,每人都穿著自己美丽的衣服,穿著自己美丽的衣服。过年了,大路上的人都穿著美丽的衣裳。有的小女孩穿著美丽的小裙子有如像一个个美丽的小仙女。我们大的孩子穿著美丽的衣服,美丽的裤子,真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的妈妈穿上了新衣服,显得年长了。有的小男孩穿着上新衣服,再也不像小孩了,真像一位青年。晚上我们在湖边放烟花,一个烟花从菜地的旁边一溜烟地飞来出来。在黑乎乎的天上炸出了,烟花像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过年了,每的人的脸上的嘴都合不上了。我们在湖边的拜为老爷,每一家都有一张桌子。上边摆着香喷喷的鱼,又肥又香鸡,香喷喷的鸭,……还有桌上还摆着金色的金塔,那是用纸砌的,别说了每家每户的人都回叠,连五岁的小孩子都会砌。砌那种金塔有很多种,比如有龙风的、菠萝的、……有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湖边放鞭炮,有的在玩炮竹呢!

我们有时候骑着单车到我们寄居的地方的上面看大戏。我们寄居的地方的上面也是卖菜的地方。上面有做到皮影戏,还有京戏。我们的上面过年都挂着五光十色的灯笼,连大人也拿着灯笼,再大路上回头。大路的花灯有如像灯的海洋。还有的是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手上都拿着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灯笼。

我的家乡过新年多么的繁华呀!

多么的美丽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2

春节,可谓是“一年之中最闹腾的日子”,在热热闹闹的春节期间,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特有的风俗习性,有的在饺子里塞钱,有的去请灶王爷,有的拜菩萨……各种各样。我们家自然也有属于我们家特有的风俗。

大人们把一串串、一桶桶的鞭炮和花炮,一起摆放在门口(非城市)。再把一串长长的“满地红”铺开,这铺发可是有着很重要的讲究的,一定要从远处铺起,越远越好,这样象征着“全世界都愿意与我们相处、做生意”。在远一点的地方,有些人却从里向外,说是不会没了出路。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裹着红蜡纸的的鞭炮点燃“哔哩啪啦”的想。我们也不用捂耳朵,一个劲儿拍手叫好,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时光里……

除了放鞭炮,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吃饺子了。这吃饺子还有一个讲究,大人们会在其中一个或几个饺子里面放一枚一角硬币,谁吃到了钱,那么谁在这一年中就会有好运气。每当饺子一出锅,大家就你一块我一块,争先恐后 ,有的嘴里还没吃完,就已经,盯着锅里的;有的不吃,只是往碗里夹。大人们一边看着春晚一边谈天论地,。小孩子们则玩着自己想的失魂落魄的鞭炮……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个春节,所以每一个春节都是一份十分美好和宝贵的记忆,它值得我们永远的珍藏,永远的保存。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3

春节,一个喜庆之节,欢乐之节,是人们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就这样,春节迈着轻盈的脚步与人们相拥。欢乐永远是春节的代名词。

春节——一年中最令人振奋的日子。一到快过节时,人们就像蜜蜂忙碌起来,一早便准备着过节的年货:炸丸子、炸鱼块、备酒肉等还要为儿女准备新衣裳、压岁钱,整个春节就没有闲在的时候。但有了春节的热闹,一切苦累就都烟消云散了,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大年三十,一家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大人准备团圆饭,小孩儿则出门放烟花爆竹,胆小的孩子紧捂耳朵,胆大的孩子欢呼雀跃。一声声炮响划破天野,让春节的喜庆氛围越来越浓,欢喜笼罩着大地。

“吃饭喽——”大声的呼喊将人们引入饭桌,一家人手举酒杯,相互贺年,小孩子们大声喊着“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大人们大口大口吃着美味佳肴,全然将前一年的烦恼抛除脑后,人人喜笑颜开。小孩子个个穿新衣,“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拿多少钱去买玩具。大年初一春节到,喜气洋洋乐淘淘。这一天是属于中华儿女的团圆夜,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息仍弥漫空中,沁人心田。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4

一到春节,家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村里与我们家有交集的人们轮番登门拜年,前院里的人来人往,使得平日里窜东窜西、昂着个短脖子、到处烦人的鸡都变得温顺起来,一个个都缩在笼子里不敢吱声,小而圆的眼睛鼓着,愣愣的看着过往的人。那只年迈的黑狗也蔫了,耷拉着耳朵趴下身去。

一群脸上脏兮兮的小孩叫着跑着、蹭着我的肩膀朝村头跑去了。后面还有个扎着俩小辫的小姑娘,抱着崭新的娃娃,穿着明亮亮的红色棉袄,吸溜着鼻涕喃喃道:“糍粑…糍粑……”也朝着村口去了。

我实在耐不住凑热闹的那份心,于是同家里人说了一声,拉上表哥匆匆朝村头赶去。

村口的大树下已经聚集了好些人,大家七嘴八舌,讲着飞快的、我不怎么听得懂的方言。一个先前来过我家的婶婶笑着凑过来与我搭话,噼里啪啦的从口中说出一大串让我不知所云的话语,只能勉强听懂其中几个词的我窘迫地揪着表哥的衣角,尴尬地笑着点头听着。表哥低头一看我这样,笑着用流利的方言接过了婶婶的话,我如释重负。

人群的声音变得愈发嘈杂,有两个壮汉端来了一大锅蒸好的白饭,在寒冷的天气里,腾腾冒着白色的热气。他们将白饭倒入一个厚实的木桶当中。拿起两根比我胳膊还要粗些的一人高的木棒,你一下我一下地捶打挤压着那冒着热气、飘着米香的白饭。

我看见晶莹的饭粒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越来越少,渐渐成了一个大米团。捶饭的二人皆是满脸通红,“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身边的姑姑婶婶在催打米饭的过程中不断地帮着两位壮汉擦汗,这时看起来也有些疲了。

又有人从家中拿出了擦洗的锃亮的大铁板。大家向旁边小卖部看店的老爷子借了几十张塑料小椅子,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纷纷从大米团中揪出大小匀称的小米团子,揉成圆形,放在铁板上。这个大米团刚做完一半,那边又有人开始锤米了。就这样捶了好几锅米饭,村中的妇女揉出了好多白嫩的米团子,和房门一样大的铁板都摆满了七八张,这才终于停下。

下午让凛冽的寒风一吹,原本软软糯糯的米团子都变硬了。乡邻们又拿出不知刻了什么字样的红章,挨个印在发硬了的米团子上,米团子就正式变成了米糍粑。村中几个年长的人和爷爷说着“新年好“将糍粑分给各家各户。拿到糍粑的乡邻们说着依旧让我听不懂的高兴话,喜气洋洋地回家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5

我的家乡在天津,这里虽然拥有都市的繁华,却有古代过年独特的韵味儿,尤其是家乡的舞狮,更是当地的一道风景线。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声中,装扮成狮子的样子,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人们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因此每逢喜庆节日,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一提起舞狮,在我的家乡甚是家喻户晓。每当春节这一天夜幕降临之时,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只身手敏捷的金毛狮子率先扑了出来。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追着五彩缤纷的花球。金毛的小狮子有时摇摇头,有时跳来跳去,十分可爱。霎时间,一只披着碧色的“袍子”的“猛兽”挥舞着它的金爪子,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形成了舞狮声,人拿着球吆喝了一声,两只闪亮的狮子便跟着狮球跑了起来。碧毛的狮子好像怒火了一般,双脚在地上蹬得山动地摇,张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好有神彩。

场地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锣鼓不时的换着调儿,舞狮子的人很有默契,跳跃翻滚,紧密跟随,头与尾配合得当,融成一体,让人不禁觉得这是两只惟妙惟肖的活狮子。

舞狮还在继续,那只金毛狮子爬到另一只头上,蹦了下来,翻了个大跟头,再完美落地。突然,它们各爬上了一个很高的板凳上,嘴里吐出了一幅对联:“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人们纷纷鼓掌喝彩,舞狮子真是精彩!

舞狮风风火火地结束了,春节正式拉开序幕,空中绽开的缤纷烟花,照耀着每个人的心。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6

春节蹦蹦跳跳地走来了,大街上张灯结彩。

正月初一,我刚睡醒,一股浓浓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原来是奶奶在做年菜,以前都是四菜一汤,而今天菜却摆好了满满一桌。奶奶见我来了,笑了笑:“除了桌上的这些,还想吃什么?”

下午,妈妈带着我去拜年。大街上,十分热闹,就像沸腾的开水一般。每家门口都挂上了两个大大的灯笼,灯笼如门神一般挺立在门口。到了亲戚家,大家的脸上都堆满笑容,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妈妈见着了阿姨,便握着阿姨的手迟迟不肯松开,嘴里还不停地念“新年好!”妈妈拿出一大袋水果、啤酒等送给阿姨。阿姨见了我笑到:“呀,好久没见,长高了。”说完,便从口袋里拿出一大叠厚厚的红包,递给我:“新年快乐!”

我拿着新年第一个红包,心里开心得“砰砰”响。一路上,我紧紧地抱着红包,生怕弄掉这一百元。妈妈担心我会弄丢“阿姨的心意”,拍了拍我的肩膀,想替我保管红包。我使劲摇头地拒绝,我想,我的压岁钱,我自己当然能保管好。

春节,每户人家都喜气洋洋,脸上都绽开笑脸。春节的气息荡漾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7

在南方的广东,与在北方的北京有着许多不同,就比如:气候,在北方则是寒风呼啸,在南方却是温暖如春。在习俗上,只隔一条河的两个村都可能大不相同,就更不用说地域相隔如此远的北京和广东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就是吃食和穿着了。

那我就先说说吃的东西吧。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在春节通常会吃饺子。但是呢?在广东的年夜饭餐桌上根本见不到饺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虾。但其中让我最经常回味的就是墨鱼饼了,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完之后,我们都会从广东买不少的墨鱼回北京,自己做来吃。每当年初一一大早,我起床的时候都可以闻见空气中甜甜的味道——那是汤圆,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项目,甜在我嘴,暖在我心。

在我们从北京坐高铁回到广东的时候,我的整体样貌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穿着了。从刚上火车时的几件厚衣服加身,到下车的时候,我的身上只剩下了一件单衣,最多再披一件风衣。在北京的时候,在外面如果不多穿几件,随时会被西北风吹个透心凉;但在广东的冬天里,微风拂面,显得凉爽,而非寒冷。但不得不吐槽一句,在北京,只要回到家里,就会温暖如春;但在广东,稍微降一下温,在房间里就得穿羽绒服!特别是在刚洗完澡的时候,恨不得把北京家里的暖气搬到这里来!

总的来说,北京和广东的春节习俗有不少差别,但同样不差的是喜庆和欢乐。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的人们心中,这几天是最重要的几天,因为在这新的时代,春节就意味着轻松和团聚!

家乡的风俗作文过春节精选篇18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自己的家乡——麻阳度过的。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除夕夜,年夜饭都是必不可少的。显然,麻阳也比例外,只是时间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些——在麻阳年夜饭在下午4点钟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说是“年夜饭”,事实上是“年下午饭”。虽然时间略早,但却丝毫冲不淡那浓浓的年味儿,那对“万象更新”的喜悦之情和那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望着满桌的美食,你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别急,再吃年夜饭之前,还有更重要的时候要做——大人们会带上不少东西去山上祭拜土地,去河边祭拜水,在到家里去祭拜祖宗。做完了这些,大家才舞动筷子,尽享这美味的年夜大餐。

吃过年夜饭,大家便陆续开始守岁。天尚未黑,耳畔便响起了鞭炮“噼里啪啦”响声,眼前便闪过烟花绚丽多彩的图案。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终于,凌晨12点到了!伴随着几朵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小孩子纷纷给长辈拜年,大人们也乐呵呵地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那些先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没拿到的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当然,压岁钱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发完压岁钱,大家便躺到床上,沉沉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大人们起了个一大早,拿着桶子去“抢新水”——用桶子去打井里的水。据说“水新”意味着“万事新”,预示着新的一年有新气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上山砍柴。因为“柴”和“财”谐音,新年砍柴,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这便是我的家乡独具特色的过年的风俗。 

49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