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 小扬21147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1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读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才真正理解贵阳市委把“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城市精神加以培养其中的.内涵,是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贵阳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秀丽俊美,被称为“森林之城”,“避暑之都”,日前生存环境的严重持续破坏,令人深恶痛绝。作为贵阳人民的我们首先得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要有建设家园的热枕,要同心、协力、争先,遵从政府制度,宣扬阳明文化,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孩子到大人,人人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卫生,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我们的城市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选择了美好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人天合一大生态,大易本是生态书,呼吁贵阳市民认真学习“知行合一,协力争先”做到大有所为,大有作为,为生态建设竭尽全力,我们每个人要努力实践“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承担起建设文明的责任。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2

在各种历史学说中,王阳明的心学并没那么瞩目,但却是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在他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我很好奇,心学到底是如何的一种学说,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中,介绍了从王阳明生平伴随着心学的萌芽、初露头角、成熟的过程,让人更好的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我更关注的是王阳明的一生。在他的前半生,应该是在“龙场悟道”之前,他随性但是有想法,执着又心高气傲。他精通儒学、朱熹理学,钻研科举、道教、佛教及军事。虽然前半生毫无成就,但是也为他后来的理论成就和军事治国成就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后半生,虽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却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建功立业和心学推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关注他的一生,就能慢慢理解他“知行合一”、“事上练”和“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他心学“事上练”和 “心即理”的延伸。

对于王阳明的“事上练”,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从他的幼年到青年,从骑马吓退蒙古人到日日排兵布阵到为了研究道教就去深山请教高人等。他研究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时候,格竹子格到晕厥。用今天的话说,都属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后来他就明白他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他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如此一来,我们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实践中。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理想。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这里,它也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闪光点。在江西剿匪时,他之前从未有过剿匪经验,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南赣土匪在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四省剿匪部队几乎奈何不了他,但在王阳明指挥的一万余部队面前却不堪一击。原因何在?靠书上学,靠听,靠问,靠静坐悟道,无论想的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王阳明剿匪取胜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一定要“事上练”。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

对于王阳明的“心即理”,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康有为曾说,言心学者并能成事,而且是大事,这句话在王阳明身上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王阳明江西剿匪另一成功之道就是“用心”。他最初的目的是消灭山贼,他就“用心”研究匪患特点,然后灵活运用“诈术”消灭山贼。他后来的目的是还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他就“用心”地设立政府据点、教化百姓,出炉《南赣乡约》。因为他的使命感告诉他,消灭土匪后拍拍屁股走人不是做事的正确态度。“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除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还有很多地方给我启发。比如俗话说“拿起容易放下难”,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王阳明在辞章、道教、佛教上的付出如海洋般深沉,在这三方面的成绩几乎是他半生的心血。然而,他一旦想明白,说放就放,连个犹豫的眼神都没有。他认为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王阳明的后半生并非为个人功成名就而拖着病躯各地剿匪、征战朱宸濠、治理地方。此时的他已经把建功立业之理想抛弃脑后,更多地是因为自己的“良知”,解救百姓的生活,同时通过讲学,使百姓获得心灵解脱。在他的弥留之际,他最后一次总结了自己的“致良知”,致良知的功夫就是简易真切,越真切就越简易,越简易就越真切。这段话无非是告诉那些人:你们在生活中只要简易地按良知去真切地为人处世,那就是圣人气象。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安分守己的工作,这是多么简易的事,你把这些简易的事真切地做明白了,每天都会感到心是充实的。我的心学也不过是让你们内心充实,没有烦恼。他抛弃了那些思辨的理论,单刀直入告诉世人,要学会王阳明心学非常简单: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地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心学”给我们生活及工作中的疑虑指明了方向。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3

阳明先生,其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浓墨重彩,而公认其真正大彻大悟、踏入“圣人队列”的关键时刻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今贵州修文(属贵阳),我的家乡。

贵阳市区也有个阳明祠,尽管应不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处、但很有可能是其开院讲书之地,初中时候班里还组织在这里搞活动,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阳明”是一个人……估计带我们去的班主任(教数学的)都未必了解这个伟人的多少丰功伟绩,而今,此地已经是一个喝茶聊天之地。

前些年去过修文,真正去了趟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地,环境清幽而安静,人流稀少,稀少到连卖旅游纪念品的工作人员都不见了踪影,要知道,当时已是旅游旺季,却少有人问津此地,又怎样呢?我想真正得到先生真传精髓的人,心已到达,又在乎于躯体乎?

其实要说真正对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得助于《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该书将有明一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娓娓道道,大量的人物粉墨登场,各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如烟花般缤纷闪烁,作者在讲到一代名臣于谦的时候,留了一个悬念,他认为于谦在有明一朝的所有伟人中只能遗憾的排名第二,“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因为另一个人太牛X”,因为,这个人及其经历被誉为“完人”、圣贤,我们说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如果说有所最接近的人,就是他,本书的主角,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人惯称其“王阳明”。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4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句中国人对伟人传奇故事起点的总结,亦或者什么“家境贫寒、父母双亡、从小持家、勤奋好学”,也与我们的主人翁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阳明先生从小就是浙江富饶地区的一个不择不扣的富N代、官N代外加学N代,他从小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英雄事迹,不过有一点“志向远大”他的确是办到了,不过他的志向无论是当代还是今日,都让人匪夷所思、天方夜谭,他的志向是——做圣贤。

他老爹是当代的状元,这是无数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宏大志向,儿子想超过父亲,是可以理解的,学术路线(状元)他老爹算是到头了,非要说超过也只有传说中的“连中三元”,另外,官职上他爹是组织部部长,要超过也就是内阁那几个位置,虽然难,但志向嘛,有还是比没有好。至于说当圣贤,就比较无厘头了,有点像今天西方有个人说他要当“耶稣”一样,因为在此之前能够得上这个级别的也就三人归于四个字“孔孟朱熹”,按理来说父亲听到儿子宏大梦想应该欣慰,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但听到阳明先生讲出这个梦想的时候,一个巴掌就掴了上去,也顾不得体面涵养了。

一个奇人,可以理解为奇怪的人、奇特的人、奇异的人,这些王阳明都占了,他不仅想法奇怪,而且也付之于行动上,真可谓“知行合一”,这个阶段,他与佛、道、理学亲密接触,一句歌词反过来说可以概括“不断希望、不断失望”……最后一直失望到怀疑人生,过中情节、极富喜感,在此就不详说了,书中描写得很生动。

总之,这个阶段,可以看出,阳明先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执着力、执行力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始终带有怀疑精神、不入俗流的人,他的思维模式非常活跃、不拘于常规与权威,像一只鲜活的小鱼一样,穿梭于世俗、古板、僵化的潮水中,却始终保持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与百折不挠的毅力,他始终有一种抽象、逆向、逻辑思维在看待他周边的世界万物,我想,如果他在搞科研的话,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

一个奇人,如果他的“奇”是立足于事实、主客观统一、知行合一,那将有助于他改变周边走向成功,如果反之,那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医生主要服务的对象。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5

该书作者为度阴山,主要讲述了我国明朝时期心学家王阳明(王守仁)的人生历程和阳明心学的来源及“修炼”法门。通读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几个词语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及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心学的归纳“四句教”。阳明心学,用现代的话总结就是用良知的心作为人生中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一门使人内心强大和自信的心理学。阳明心学的创建最初来源于朱熹理学思想(明朝是以朱熹的著作作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及标准,可见当时举国思想潮流),但又有所不同,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开始讲学心学之初,便被大多数的朝政官员及士子们标榜为异类并质疑攻击,但随着心学理论的迭代更新及王阳明对心学的实践,如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和广西戡乱,心学的力量被慢慢的展现出来并被百姓和士子门接受并学习,直至今日,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就预言过,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知行合一”,给我最大的体悟是:知道的一件事或一个道理,就要用心做到,不要找借口或拖延。如现在的我尝试开创某个对社会有价值、给人们带来益处的事业,知道这需要某个领域知识或人脉资源,我就得去用心学习和沟通;我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得坚持锻炼身体,保证睡眠质量。从这点理解,“知行合一”恰恰就是对现代人拖延症的一副良剂。从另一方面理解,“知行合一”还表示当在“行”某件事时,一定要对“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为什么“行”?“行”的意义是什么?,即要“知”,不可以盲目的“行”。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对内修养或对外处世,良知都是无可替代的准则。举个例子,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的社会里,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最多的要数追求名利和财富,每个人都想有车有房有权,都想发财。心学中虽然针对此有提到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即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从自己的内心获得,无需向外所求。但这里很容易被误解,它根本目的并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有追求,恰恰相反,阳明心学是支持我们去追求的,但在追逐这些事物的过程中需要能时刻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被外物控制自己的心智,所做的一切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这样名利和财富才会长久,即“合天理”。

“心即理”,心就是良知;理是指天理,在明朝,天理的意思大概等同于圣人行事准则,或者可以理解为当时存在于朝野的那套连皇帝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套道德规范当时更多的是为了约束皇帝而不是百姓,认为通过这样可以对权力进行监控,给国家带来和平强盛)。回到现代,“理”即社会风气,只不过有些人往好的方向实践维护,有些人则认为是法制社会无需如此,甚至因一己私利做出有损社会风气的事情,如扶老人被讹事件等。仔细想想,中国老祖宗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却从未间断是不无道理的,无论是道德规范还是社会风气,都要正,正即需要良知,“心即理”表示只要我们遵循良知,就是合乎天道的,强调了良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世间万物的道理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诉求,如仁孝礼智信等。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这四句从字面意思即可大概理解其含义,这里就不再赘言。

总的来说,阅读这本书给我的心得是,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个人素质和心理需求的普遍提高,加上近些年中央推行政策和道德宣传的趋势,更明白了良知的当代作用,知行合一就是实践,通俗说就是“事上练”,甚至可以理解为勤劳。凭良知去知行合一,就如同顺势而为,无论是创业、工作、生活、为人处世都会如鱼得水。

3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