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

| 小龙0

第一部分鼻科学

第一节鼻的解剖及生理学

1.鼻是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组成。

2.外鼻是由皮肤、骨和软骨构成。鼻翼向外下与面部交界处有一条浅沟,即鼻唇沟。

3.外鼻由软骨和骨构成支架。外鼻软骨支架是由鼻外侧软骨、大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小翼软骨组成。外鼻骨性支架是由鼻骨、额骨鼻部、上颌骨额突、上颌骨腭突组成。

4.梨状孔: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上颌骨腭突共同组成梨状孔。

5.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的皮肤较厚,并与其下的脂肪纤维组织及软骨膜连接紧密、炎症时皮肤稍有肿胀即压迫神经末梢,痛感明显。鼻尖及鼻翼处的皮肤含较多汗腺和皮脂腺,易发生痤疮、疖肿或形成酒渣鼻。

6.危险三角:因面部静脉回流与海绵窦相通且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疖肿等)如处理不当(如挤压)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7.鼻腔是由固有鼻腔和鼻前庭组成。

8.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个壁。

9.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上颌骨腭突组成。

10.鼻中隔的前下部,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11.下鼻道:顶端有鼻泪管开口。上颌窦开窗术时其窗口的高度应限制在下鼻甲附着处以下0.5cm,以免损伤鼻泪管开口。下鼻道外侧壁前端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

12.窦口鼻道复合体:以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

13.鼻咽静脉从(Woodruff’’splexus)位于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14.鼻中隔的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为Little动脉丛和克氏静脉丛,统称为“易出血区”。

15.鼻窦的开口:(1)上鼻道:后组筛窦、蝶窦(2)中鼻道: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3)下鼻道:鼻泪管。

第二节鼻的生理学

1.鼻的生理功能: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

2.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鼻周期的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第三节鼻外伤

1.鼻骨骨折的处理一般不宜超过10天。

2鼻骨复位时注意进入鼻腔的复位器械不能超过内目比的连线,以免损伤筛板。3。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rhinorrhea):脑脊液经前颅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

4脑脊液鼻漏的原因中,以外伤性最多见。

5.脑脊液鼻漏的最后确诊依据为葡萄糖定量分析。

第四节鼻炎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1.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由鼻病毒引起,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

2.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症状持续性鼻塞。手术时切除范围不要超过下鼻甲的1/3以上,切除过多,可引起下鼻甲的萎缩。

3.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

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塞间歇性持续性

鼻涕略多,粘液性多,粘脓性

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

闭塞性鼻音无有

头痛、头昏可有常有

咽干、咽痛可有常有

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

前鼻镜见下鼻甲粘膜肿胀光滑粘膜肥厚

探针触诊柔软,有弹性硬实感

对麻黄素反应收缩明显收缩不明显

治疗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4.萎缩性鼻炎的症状:(1)鼻塞:为鼻内脓痂阻塞所致。(2)鼻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为鼻粘膜萎缩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第五节变应性鼻炎

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2.鼻粘膜的激发试验是确定致敏物比较可靠的方法。

第六节鼻出血

1.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出血的部位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其中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

2.鼻出血的治疗:

一般处理:坐位或半卧位,休克者取平卧头低位,鼓励患者吐出口腔中的残血。

止血方法:简易止血法和寻找出血点。

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能找到固定出血点者,对动脉性出血一般无效。有化学药物烧灼、激光、微波和电灼等方法。

填塞法: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①鼻腔可吸收性物填塞:多适用于血液病所致鼻出血者。用明胶海绵或纤维蛋白绵等填塞鼻腔,也可用明胶海绵蘸上凝血酶粉或云南白药作鼻腔填塞。②鼻腔纱条填塞:适用于出血较剧,出血部位尚不明确,或外伤致鼻粘膜较大撕裂出血以及经前述各止血方法无效者。凡土林纱条填塞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5天,同时须辅以抗生素,抗生素油膏纱条和碘纺纱条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③后鼻孔填塞:适用于鼻腔后端出血,鼻腔纱条填塞未能奏效者。填塞时间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5~6天。④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此法可代替后鼻孔填塞。

手术治疗:①血管结扎术:适用外伤,肿瘤,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严重出血而保守治疗无效者。②鼻中隔前部反复出血者,可局部注射硬化剂或行鼻中隔粘膜划痕,也可行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术。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应用面部转移全层皮瓣行鼻中隔植皮成形术。

近年来采用颈外动脉和颌内动脉可脱性球囊栓塞法治疗因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外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引起的严重鼻出血。

全身治疗和其他处理:鼻出血严重者住院观察,注意失血量,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贫血或休克者应纠正贫血和抗休克治疗。

镇静剂:对反复出血者常有助益。

止血剂:常用安络血,抗血纤溶芳酸,止血敏,立止血等。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4,维生素P。

第七节鼻异物

1.鼻异物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异物中植物性异物最常见。

2.儿童鼻腔异物表现为单侧鼻阻塞、鼻涕、鼻出血以及呼气有恶臭等。

第八节鼻窦炎

1.急性鼻窦炎的最常见症状:头痛。

2.上颌窦穿刺治疗:(1)穿刺部位:下鼻道外侧壁前端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2)并发症:面部的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翼腭窝感染;气栓。

3.负压置换法: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

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

第二部分咽科学

第一节咽的解剖及生理

1.咽的分部:(1)鼻咽,位于颅底和软腭游离缘平面以下(2)口咽,软腭和会厌游离缘平面之间(3)喉咽,会厌上缘和环状软骨平面之间。

2.咽的筋膜间隙:(1)咽后隙(2)咽旁隙,以附着肌又分为前隙和后隙两部分。

3.咽的淋巴组织: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内外环之间互相沟通。

4.咽的生理学:呼吸功能、言语形成、吞咽功能、防御保护功能、调节中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第二节急性扁桃体炎

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炎(滤泡性、隐窝性扁桃体炎)。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扁桃体周脓肿。(2)全身并发症。

第三节扁桃体切除术

1.适应症:(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并发扁桃体周脓肿。(2)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吞咽、发音、呼吸。(3)扁桃体炎为其他脏器病变之病灶,或关联邻近器官病变。(4)白喉带菌,保守治疗无效。(5)扁桃体肿瘤。

2.禁忌症:(1)急性扁桃体炎(2)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障碍(3)严重全身性疾病(4)传染病(5)经期、妊娠期(6)亲属低免疫球蛋白或自身免疫病、低白细胞血症

第四节鼻咽癌

1.鼻咽癌是人体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包括:(1)遗传因素(2)EB病毒(3)环境因素。发病部位:鼻咽部咽隐窝及顶后壁。

2.临床表现:(1)鼻部症状:涕中带血,时有时无。鼻塞,始为单侧、继而双侧。(2)耳部症状。发生于咽隐窝者,堵塞咽鼓管咽口,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易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以此为首发表现者占60%(4)脑神经症状(ⅤⅥ,ⅣⅢⅡ,ⅨⅩⅫ)发生于咽隐窝的肿瘤侵犯。脑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头痛、面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视力下降;软腭瘫痪、反呛、声嘶、伸舌偏斜。(5)远处转移:常见有骨、肺、肝。

3.鼻咽癌首选放疗。

第五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病因:(1)上呼吸道狭窄或堵塞:上呼吸道容易堵塞的3部位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舌根部(2)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异常(3)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

3.OSAHA诊断依据:(1)成人7H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10秒以上)(2)睡眠过程中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3)SaO2下降≥4%(4)AHI﹥5

4.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此病的金指标。

第三部分喉科学

第一节喉的解剖及生理

1.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单块软骨为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成对的软骨为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

2.喉肌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喉外肌分为升喉肌群和降喉肌群。喉内肌按其功能分为5部分:(1)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2)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3)声带紧张肌:环甲肌。(4)声带松弛肌:甲杓肌。(5)使会厌活动的肌肉:杓会厌肌、甲状会厌肌。

3.喉腔的上界为喉入口。以声带为界可以将喉腔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

4.喉的神经分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内支主管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的运动。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各肌的运动。、

5.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1)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2)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3)小儿喉软骨尚未钙化。

6.喉的生理:(1)呼吸功能(2)发声功能(3)保护下呼吸道功能(4)屏气功能。

第二节喉的急性炎症

1.急性会厌炎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

2.急性喉炎的症状:(1)声嘶(2)咳嗽、咳痰(3)喉痛

3.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典型体征:"空空样"咳嗽声。

第三节喉的肿瘤

1.喉癌的癌前期病变(喉白斑病):是指一类比正常粘膜或其他良性病变更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学变化。

2.)鳞癌为喉癌的主要病理类型。

3.喉癌中以声带癌居多。

4.根据癌变的部位可分为:(1)声门上型(2)声门型(3)声门下型(4)声门旁型。

第三节喉阻塞

1.喉阻塞(laryngealobstruction)是喉部或邻近器官的病变使喉部气道变窄以致发生呼吸困难者。

2..临床表现:(1)吸气性呼吸困难(2)吸气性喉喘鸣(3)吸气性软组织凹陷(4)声嘶(5)发绀。

3.喉阻塞的分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喘鸣及软组织凹陷。

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呼吸困难、喘鸣及软组织凹陷。活动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缺氧症状,脉搏正常。

三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喘鸣及软组织凹陷明显,并出现烦燥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症状。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窒息、昏迷、心力衰竭、死亡。

4.喉阻塞的治疗: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

一度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如有炎症,使用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二度炎症:及时足量有效抗生素、激素肿瘤、外伤、声带麻痹:不能去除病因,可气管切开异物:迅速取出

三度呼吸困难◆炎症:严密观察,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肿瘤:立即气管切开

四度呼吸困难立即气管切开

5.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

6.气管切开术手术类型: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

7.并发症:1.皮下气肿2、纵隔气肿3.气胸4.出血5.拔管困难

第四部分气管食管科学

1.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狭窄形成原因距上切牙距离

一1.食管入口环咽肌16

二2.主A弓压迹左侧壁23

3.左主支气管前壁27

三4.通过横膈肌裂孔36

贲门40

第五部分耳科学

第一节耳的解剖及生理

1.颞骨由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组成。

2.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较短,近成人一半,故小儿的眼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3.内耳分为前庭、半规管、耳蜗组成。

第二节听觉生理

1.听阈: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将各个不同频率的听阈连接成的曲线称听力图或听力曲线。

2.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1)空气传导(2)骨传导

第三节中耳性疾病

1.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fluidify)及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2.中耳积液多为漏出液、渗出液和分泌液的混合液。早期为浆液性,后期为粘液性。“耳胶”为积液中含大量蛋白质。

2.临床表现:

(1)听力下降,耳闷

(2)耳痛:较轻

(3)耳鸣:低频声音

(4)检查:经鼓膜和鼻咽部

3.诊断:症状、体征、声阻抗、诊断性鼓膜穿刺(前下象限)。

4.治疗:原则: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病因治疗。(1)改善中耳通气(引流)①鼻腔点药:收敛剂,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②咽鼓管吹张术:波利氏球、导管法。禁忌证为分泌物多时(2)清除中耳积液①穿刺抽液②鼓膜切开③鼓室置管术④理疗(3)病因治疗:①治疗上呼吸道炎症,抗生素应用,手术切除腺样体、鼻炎及鼻息肉②抗过敏药、激素。预防:防感冒,治疗鼻、鼻咽部疾病。锻炼,提高抵抗力。

第二节慢性中耳炎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理及临床三型

(1)单纯型(simpletype)

病变主要在鼓室粘膜层,又称粘膜型。粘膜慢性充血、肿胀、圆细胞浸润,听骨链及鼓环都无破坏。

临床特点:

1、耳流脓,反复间歇性,脓为粘脓性,无臭,量不等,

2、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大小不一,可见残余鼓膜(中央型)。

3、鼓室粘膜微红或苍白,轻度增厚,耳聋、传音性(轻)。

(2)骨疡型(cariestype)

又名坏死型或肉芽型。

形成骨疡灶,引起骨质破坏。

局部有肉芽或息肉形成,可阻塞鼓膜穿孔,外耳道。

临床特点

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粘稠,有臭味。

有肉芽或息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

鼓膜多为边缘性穿孔

传音性耳聋(中度)。

CT片骨质透亮区,边缘模糊不清

(3)胆脂瘤型(cholesteatomatype)

非真性肿瘤。是反复脱落层层堆积而成“瘤型”,不断增大

胆脂瘤会引起骨质吸收破坏。

临床特点

长期耳漏、脓恶臭,头痛

耳鸣,听力下降,易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鼓膜穿孔多为松弛部或边缘性。

胆脂瘤样上皮及肉芽

X线或CT,边缘整齐的透亮区,周围有硬化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诊断:症状、体征、X线。

鉴别:①中耳癌;②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治疗原则

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手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听功能。

(1)病因治疗: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炎症。

(2)局部治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①单纯型:药为主,干耳,鼓膜修补。

②骨疡型:引流畅者,药物,观察。肉芽烧灼或刮除。引流不畅或疑并发症者,尽早手术。

③胆脂瘤:及早手术,预防并发症。

手术的目的:彻底清除病灶、重建听力、干耳

鼓室成型术:清除病灶,修复鼓室传音结构,提高听力,

乳突根指治术:清除病灶,干耳

2.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Bezold’sabscess)、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岩锥炎)

颅内并发症(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脑积水、脑炎)

第三节梅尼埃病(Menieredisease,MD)

1.梅尼埃病(Menieredisease,MD)是指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endolmphatichydrops)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耳疾病。

2.临床表现:(1)眩晕(vertigo):是一种自身或外物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或错觉,主要为旋转性,也可以是身体上升、下降感,或前后、左右晃动感。(2)耳鸣(3)耳聋(4)其他症状

第四节耳聋及其防治

1.耳聋可以分为:(1)传导性耳聋(2)感音神经性耳聋(3)混合型耳聋

42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