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 陈惠21147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1

今天,我和同学们参加了由铁东区教委组织的到丹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5点30分,我们乘坐大客车准时由学校出发,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边的丹东市。一下车,我就被这个美丽的城市深深地吸引住了。首先,我们坐船游览鸭绿江美景。当我坐上游船,心中便有了一种感觉,美丽的鸭绿江像一条长长的纽带,把两个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我又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和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我们又登了虎山长城。

到了中午,我们简单的吃了自带的食品后,来到了英华山上,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塔和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53米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正面有1991年9月20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字,顺着有1014块花岗岩组成的台阶,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全馆占地2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万件。

在这里,我们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中朝两国领导人互通的信件。我们通过高科技的影视设备和灯光照明等方式,仿佛置身于上甘岭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看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身上燃起了烈火,仍忍着剧痛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佩。特别是在全景馆内看到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图时,我深深地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从馆内走出来,我的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回来的路上,回想在游船上看到朝鲜那边贫穷景象以及祖国壮丽的美景,我的心中有一种自豪感,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2

先烈精神千秋颂,英雄浩气万古存。9月30日,郧西县在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烈士纪念日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县委书记张涛,县委副书记、县长查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川文,县政协主席王绪桔,县委常委武伟、吴玉松、师文明、胡勇、阮登香、张浩、官开华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与社会各界代表一起,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英烈丰功伟绩,传承伟大的民族革命精神。

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周围松柏茂盛青翠。纪念碑前手持菊花的干部群众代表、少先队员默然肃立。威严的礼兵昂首伫立,护卫着花篮。

上午10时零8分,纪念仪式开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伴随着雄壮激越的旋律,县领导与现场各界代表一起高唱国歌。

随后,全场人员肃立,向革命烈士默哀。

默哀毕,少先队员齐声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并齐致少年先锋队队礼。

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18 名礼兵将分别代表党、政、军、人民团体及各界群众敬献的9个花篮抬起,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将花篮安放在纪念碑基座前。9个花篮一字排开,红色的缎带上写着“烈士永垂不朽”。

张涛等县领导神情肃穆,缓步走上前,仔细整理着花篮上的缎带。随后,张涛等县领导与参加仪式的各界代表缓步绕行一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缅怀革命先烈,表达追思之情。

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抗战老兵老同志、抗美援朝老兵老同志、烈属代表、人武部干部职工、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及学生、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据悉,郧西是革命老区和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湖北开展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见证地。红四方面军、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先后在郧西辗转驻扎发展,宣传革命主张、播撒革命火种,开展革命斗争,留下了开国将帅贺龙、徐向前、陈昌浩、程子华等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先后有1600余人长眠于郧西热土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3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的这场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月19日至28日,上海将推出“保家卫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影展”,以影像的方式回顾这一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影展期间,《英雄儿女》《上甘岭》《铁道卫士》《长空比翼》《毛泽东和他的儿子》《集结号》《我的战争》等七部电影,将于曹杨影城、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等十家影院放映17场。这之中,《英雄儿女》中的“向我开炮”,《上甘岭》里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些响亮的台词、歌词,因为真挚的爱国情与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历久弥新——生动的英雄叙事,让红色基因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

透过经典,重温“向我开炮”的自我牺牲精神

本次影展云集了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之作。《英雄儿女》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的故事。片中,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与师政委王文清的一幕,感动不少观众。战斗英雄喊出的那句“向我开炮”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台词。

尊重真实的创作理念,是《英雄儿女》成为经典的关键原因。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为了真实还原志愿军的状态,巴金几次赴朝考察,穿梭于封锁线之间,坚持 “少休息,多跑路”的创作 “土方”。“向我开炮”的故事正是巴金入朝后真实见证的事件。《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亦是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时代之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至今听来仍旧震撼。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4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此刻,我们来追忆6位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绪碧,陈曾吉,许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关部门在599位归国志愿军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让他们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与家人“团聚”。

只是,时光,已经过去70年。他们牺牲时,没有一个人留下后代,他们的生前事,已经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辈的讲述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很难拼出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所以,这里记录下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或许,也不生动。但我们还是想如实地呈现给读者,因为,这6位烈士的身后,还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国怀抱却仍没有找到家人的593位无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骨忠魂。这些几经转述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回望,可以帮我们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在一代热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时代印记,让我们感悟他们在“舍与得”抉择中映照出的家国情怀。

“煌煌烈士尽忠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大全【5篇】

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有感【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个人感想作文例文【5篇】

关于抗美援朝纪录片个人观后感以及心得体会作文【5篇】

抗美援朝70周年保家卫国观后感作文例文【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以及心得感想作文【5篇】

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学习心得作文【5篇】

《时刻准备着》特别节目致敬老兵观后感精选5篇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心得体会5篇

2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