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的演讲稿

| 婕音0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5篇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卫生健康的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绿校园广播又准时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李。

首先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健康伴我行》

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且还为了全家、全社会的环境卫生。一个人是否干净,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中。下面我们介绍了一些讲究卫生的细节,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细节,它直接关系到你的身体健康。

勤洗澡,洗头。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都很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同时,还要每天换内衣和袜子。

保持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不仅指早晚要刷牙,每次饭后都应刷牙。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即:每天刷牙3次,每次都在饭后3分钟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科学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顺牙缝方向刷。

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书包是我们每天都要携带的,它的整洁也关系到个人的卫生面貌,背上干干净净的书包会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因此建议最好每月刷洗一次书包。

携带纸巾或手绢。把它们放在书包或衣兜方便取出的地方。要吐痰或者擦鼻涕时及时取出。用后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不仅影响健康,还会让同学们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回家以后要更换、清洗用过的手帕,始终保持清洁。

手绢和纸巾也可以同时携带,但要分开放置,并让它们担负不同的使命。例如,手绢用来擦干水迹,吐痰时可以用纸巾。

在《小学生守则》中,“讲究卫生”已经被写入了守则中。因此,当大家朗朗上口背诵《小学生守则》时,别忘了用行动证明:讲究卫生,干干度过每一天。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运动是目的,理想是标准。”这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一生追求;“只有运动,生活才会不断进步。”这是莎士比亚的信仰。的确,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能把握我们短暂的少年;只有运动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

美国前总统布什每天早晨坚持跑步30分钟;俄罗斯的总理普京只要一有空,就要和柔道队高手比划比划;我国的原卫生部长高强每天早晨上班前,长跑30分钟。他曾经说过:说锻炼身体没有时间,完全是借口。

虽然20__年的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但我们仍记得那运动场上的点点滴滴。我国运动员那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健康需要运动,运动促进健康。只有时时刻刻来参加运动,锻炼自己的体魄,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只有运动才会健康,只有健康我们才会更加快乐,就让快乐的种子永远播撒在我们心中,开放出纯洁的花朵。运动传递健康,健康成就快乐!同学们,让我们用运动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运动创造我们的人生,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陪伴我们走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吸烟有害健康”在这个话题一直被人们关注着,大家都知道吸烟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对人体危害很大,对青少年的影响更甚。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据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直接相关。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这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同时,吸烟还会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低了10.6%。

我们也常听人说“饭后一支烟,快乐像神仙”,可事实并非如此。吸烟的坏处就像繁星点点,数也数不完。烟草里有三种危险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其实烟也是一种毒品,只是没有那么剧烈,国家没有禁止而已。

吸烟不仅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威胁,还会对你身边那些被动吸烟的人也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一根根烟头,就像一只只毒药,徐徐的向我们逼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假如你每天都处在烟雾中,你的身体会越来越虚弱,病魔会时时侵害你,甚至危及你的生命。可怕的是: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极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极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比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现在,我郑重的呼吁大家,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让你的亲人、朋友放下手中的烟,形成禁烟的良好氛围,把禁烟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我们都要做 “无烟青少年” 做文明的主人!

让我们一起和家人幸福的生活,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有健康,才有快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当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是健康,生命是相对的有限时空构成,而具有健康的身心,就会使生命的相对有限时空得以延续与拉长。

健康虽说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你就会失去一切。如果说:

事业是大厦,健康就是基石! 事业是列车,健康就是发动机!

事业代表生命的厚度,健康就是代表生命的长度! 我们不能只关注健康而荒废事业,同样,我们也不能只追求事业而透支健康!

我们的生命需要我们自己去呵护,我们的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追求,我们的健康需要我们自己去关注!

健康的生活,需要一种健康的理念,需要一种健康的觉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健康!做到生命与事业并存,健康与财富同在!

有了健康作保障,我们将如虎添翼!只有拥有健康才会拥有未来。

那么,什么是健康呢?健康的定义是什么?有人说:没有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这样笼统的回答没有回答出健康人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人的特性。国家卫生部于20__年1月4日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它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身体健康:有充沛的精力、睡眠良好、抵抗力强、体重正常、头发光泽、牙齿完好等。还有大部分人,总是感到身体乏力、吃、睡不好,在医院又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也不叫身体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2.心理健康:为人处事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不抱怨社会。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3.社会适应良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 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4.道德健康:道德高尚,有良好的公德,不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偷、抢、吸毒等。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

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那么,只有身体没有疾病,心理没有缺陷了才真正算得上是健康的人,也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拥有幸福与快乐。此时我想说,有健康,才有快乐。

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看我们的社区,一个个运动设施建立了起来,看看我们的身边,一家家运动养生馆红火起来,再看看我们的社会,心理专家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健康很重要。在过去,人们“比肚子”,看你吃得好不好;后来,人们“比银子”,你的钱有多少、你的房子怎么样、你的汽车是什么档次;到现在,很多人“比身子”,崇尚健康第一,知识第二,家庭第三,金钱排第四!

人们的意识加强的,那是因为健康是竞争力,是生命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不止能使自己快乐,还能让家庭幸福,社会也幸福。如果没有了健康,我们用什么去面对事业,面对学业?又拿什么去享受辛辛苦苦赚来的金钱?可以这样说,没有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有健康,才有快乐。

有健康,才有快乐。同志们,要拥有健康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是心态,要有好的心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碰上问题从容面对,遇到麻烦,坦然处之。有了好的心态之后,就让我们加强身体锻炼,强健我们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入体育锻炼,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节约时间,因为减少了看病,减少了痛苦,锻炼是一项利于我们身体,也利于我们身心的活动,让我们都加入进来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为了社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卫生健康的演讲稿篇5

同学们: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在自然灾害多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心理危机是十分现实的威胁。“中国人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杨宏飞这样告诫道。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就已预测:精神神经疾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比例,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__年的15.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到第一位。

西班牙《荟萃》月刊7月号发表的文章说,人类进入精神疾病时代。世界25%的人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疾病。精神障碍疾病今后几年将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自20__年以来已把关注精神疾病问题作为它的主要任务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20__年内,全球将有1/5的人罹患各种心理疾病,排在前10位的死因中,有3项将源于心理因素。还有的统计结果表示,目前的青少年中有15.5%的人有自杀倾向。

据天津精神卫生国际论坛公布的数字,目前我国许多17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在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未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天津市安定医院曾经对部分小学和初中在校生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5.1%的中小学生有抑郁心境,其中男孩多于女孩,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上升,面临小学毕业和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产生抑郁的比例最高。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安定医院冯志颖教授指出,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可许多孩子都认为,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期待的目光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道道绳索、一座座大山。长期的压力得不到宣泄,孩子就会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自卑自责、丧失学习兴趣、思维联想困难、精力食欲减退,有的孩子甚至有自杀倾向。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人格缺陷、心理障碍等几种类型,这些问题正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冯教授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孩子减压,同时接受一些“心理调养”方面的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进行疏导。他警告说,过大的学习压力只能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更严重的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北京10万大学生患抑郁症。卫生局健康播报:北京10万大学生患抑郁症。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本周(6月6日至11日)健康播报称,近期一项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抑郁症,而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中,抑郁症患者不少于10万人。其中62.9%从未求诊或接受治疗。很多抑郁症患者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视,结果延误了治疗,导致抑郁障碍更加严重。

(一)我国儿童心理存两大缺陷

目前,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引人注目的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我国儿童心理与行为进行过不同方式的调查和测试,取得了上万条数据。“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是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沈德立主持这项研究已达十年之久,出版相关专著300多万字。沈德立说:“创造力与共情能力差作为共性问题出现,表明在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存在八大误区,正是这八个误区导致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给孩子包办一切,且过分地关注孩子表面的东西,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没有给孩子搭建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二是使本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识。

学校、家庭教育的八个误区

重成功轻失败:关注成功重于面对失败(忽视了失败对于成功的奠基作用)

重物质轻精神:关注物质需求重于精神需求(忽视了高层次的精神领域的发展)

重结果轻过程:关注学习结果重于学习过程(忽视了成长和积累的过程)

重智商轻情商:关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重答案轻问题:关注‘是什么’重于‘为什么’(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重行为轻心理:关注外显行为重于内隐心理(忽视内在的心理因素)

重共性轻个性:关注共性问题重于个性问题(忽视儿童的个性化表达)

重说教轻交流:关注单向说教重于双向交流(忽视孩子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俞国良教授表达了与沈德立同样的忧虑,并以他对世界各国儿童进行的比较调查结果提供佐证:一是目前我国儿童的运算能力在世界被调查国家中名列前茅,创造力却位居其后;二是在我国,问及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时,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而孩子却回答:父母只关心我的“分数”。在问及老师是否爱自己的学生时,95%的老师回答是爱。但只有5%的学生认为老师爱他们。

(二)学生存在的主要人格缺陷

中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人格缺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必需对他们共同的人格缺陷进行了解和分析。

1、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日常处事唯我独尊,很少顾及他人。自我中心本是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进入童年期,随着儿童认知水平和交际水平的发展,逐步实现脱中心化,并且发展出良好的伙伴关系。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结构,他们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独享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使得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一再受到强化而固着下来,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并泛化到所有日常事务中,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自私和狭隘的弱点。如果不及时加以克服,轻则对今后的社会交往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重则可能引发人际冲突,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自私利已。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这样的学生不愿帮助别人,什么也不愿与别人分享,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朋友,别人也不愿与他沟通,有什么复习资料自然也不会与他共享,他当然也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3、缺乏同情心。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伤感。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可我们身边的部分孩子就十分缺乏同情心。而有的同学总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因为他们总是在别人犯错批评的时候幸灾乐祸,体育课上有一女同学在参加跑步时摔了一跤,脸上擦破了一块,同学们都围上去表示安慰,可他们却哈哈大笑,还一个劲地说:“活该。”有一次,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他们故意引盲人到一个石头较多的地方,害得盲人摔跤,旁边的同学都指责他们,可他俩却笑着跑了。

分析以上这些孩子的行为,我们在气愤之余,更多的是感到悲哀。当今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苦难,我们的孩子们都不能去感受它,关注它,那么当苦难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又将如何去承受这一切呢?

4、心理脆弱。心理脆弱表明心理活动强度低,心理耐受力差,应对挫折的抵抗力较为薄弱,在面临强大的精神刺激时往往难以承受,会诱发过度的应激反应。例如某少女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而耿耿于怀,诱发了精神分裂症;某些学生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而走上了轻生道路。究其原因,除了同学和老师的不当言行之外,更多的是这些同学的心理承受力太差,过分敏感,不能及时降解心理压力,以致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不仅要问: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面对危机四伏的人生,如此脆弱的心灵又怎能抵御人生的风暴,抵达辉煌的巅峰呢?独生子女心理脆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溺爱和过少的竞争,剥夺了他们经受困难和挫折历练的机会,他们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鲜花,弱不禁风,难以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

5、自制力差。自制力即心理自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个体而言,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行为的方式和思维的方向及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自制力差的儿童,往往表现为情绪冲动、难于克制,不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注意力分散,行为过度和行为失当。如任其发展容易诱发多动倾向和品行问题,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人际交往中,自制力的缺乏会引发不应有的冲突。自制力的缺乏一方面与溺爱式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他们由于从小缺乏严格的约束,表现出行为控制的欠缺;另一方面,如果家长采用极端化的管教方式,也容易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家长的暴力行为也许无意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把这种冲动行为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6、动机缺失。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缺乏兴趣,行为懒散,不能专注于学习活动,无法完成作业,成绩较差。无论教师和家长如何要求,都难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行为主义认为,人同动物一样,会把在先前经验中产生的无助感迁移和泛化到后来相似的情境中,而且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复受挫,自己也能“学会”这种无助感,这叫做“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学习动机缺失,实际上也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他们当初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充满热情,但是由于学习上一时的失利(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完成作业等),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应有的理解,相反却遭到了斥责甚至体罚,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使其“学会”了挫败和无助感,长此以往,必然使其丧失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无助感的泛化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生活无力综合征。

热门标签

HOT
27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