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

| 婕音0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5篇

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方便大家学习。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是指忠诚,言而有信;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说到做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道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浮现出数不胜数的关于诚信的故事。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一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可在如今,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之下,在各种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有些人会错误的认为;诚信“一文不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经过时了。这种错误的迷失,导致了个人乃至社会行为的偏差。

著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中国留学生的信》,文中提到了他面试一个求职者的经历。在面试谈话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录用他,可将在原公司的一项研究发明带过来。可李博士没有录用他,因为他缺乏最根本的处事准则,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诚信”!

想一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诚信吗?不!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诚信!还失去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乃至一个国家的尊严!

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让人瞧不起。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会失去身边的至亲至爱。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失去一切!没有人格!在人生的天平上没有分量,最后将一步步毁掉人生的底线!

就如池田大作所说的那样:“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的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诚信是金,但或许比金钱更重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晨会了无数炎黄子孙的精神源泉。它是悠久的道德文化的遗产,是人类道德的精华,是无数炎黄子孙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于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承传统美德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在我们给予他人友好问候的时候,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的时候,在自己真正做到一诺千金的事后,当你学会包容他人,严于律己的时候。不都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继承父辈的光荣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篇2

“一诺千金,格守诚信”;“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无过于言必责实,行必责实。”这都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有关诚信的格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诚实守信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让你才华出众,但一定会让你赢得大家对你的敬重!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站在街头望着灿烂的霓虹,追求心中完美的遐想:金钱、地位、身份、美丽、健康……这些沉迷于幻想的人,被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所驱使,疯狂地向前奔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完全丢弃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辜负他人的一片真诚与爱心,而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虚伪欺诈地去追逐所谓的名利,其最后结果,有的得到的是一副冰冷的手铐;有的得到的是众叛亲离;有的甚至走向了自取灭亡之路……当他们停下来再回首时,友谊、亲情、信义……一切都成为泡影,财富上的富足还是让他们在精神上变得一贫如洗!

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对于团体都非常重要。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才华出众的研究生想加盟一家国内著名企业集团。清华研究生来应聘,本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那个企业集团的总裁却总找托推迟,最后才安排接见。那位研究生说:“总裁先生,您难道不觉得您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淡吗?您为什么不接纳我,不考虑我呢?像我这种资深的研究生,还是较难得的!”老总不紧不慢地说:“资深的研究生?去年我们聘了一名清华研究生,与他订了三年的合同,让他研究一个项目,可他却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人了。后来那个未完成的项目没人能接手,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清华研究生,我们担待不起!”——一个人不诚实,造成的损失是个人的;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那损失是整个团队的;一个人因不守信而毁了自己的信誉,那毁的是他自己一个人;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就会因为他一个人的不诚实守信而毁了整个团队。多么严重的后果!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瑰丽的鲜花。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因为它如同一根坚定的纽带,让我们建立起心灵的桥梁,彼此相连;商家与顾客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因为它就像一把火,燃起人们心中的真诚与依赖;家庭之间,最重要的也是诚实守信,因为它让大家和平相处,敞开心扉,诉说心声,把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不诚实守信的人,将永远摆脱不了自私、贪婪、懒惰……的枷锁,他们将会被这种枷锁禁锢,不能自拔,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是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擦亮了,在它面前坦诚相待,真诚面对,你将在镜子上看到无与伦比的自己。

同学们,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抛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都不能以耻为荣!让我们以诚实守信为本,诚实做人,真诚待人,以信任和被信任、永恒的友谊和一片诚心,构筑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吧!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班的x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明礼诚信,做__中学的文明学生》。

说到明礼诚信,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要求我们始终用文明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我们周围的一切,古往今来,诚信的明灯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那些关于诚信的故事,犹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始终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曾子是古代的一位大贤人,他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和妻子两人带着几岁的儿子去外面办事情,可是孩子走路嫌累,就一直不开心,走得很慢,曾子的妻子为了让儿子快些走,就骗他说,你开开心心地和爸爸妈 妈一起快些走,等回家了,我让你爸爸杀猪做红烧肉给你吃,小孩子一听果然高兴了,于是就很卖力地愿意和大人一起走,顺利地办完事情回家了,回家之后,曾子就把家里养的猪抓起来准备杀掉,妻子一看赶忙阻拦,她说:我只是哄小孩子让他快些走的,你怎么当真了呢。曾子严肃地说:小孩子正是学习明礼诚信懂道理的时候,你怎么可以用欺骗的办法让他听大人的话呢,这样下次他还会相信吗,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明礼诚信才对啊。说完就把猪杀了。今天,我们重提这个古老的故事,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看到明礼诚信是一条健康而高尚的道德准绳,它将我们的品德、修养引入了纯洁美好的精神圣地,维系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在__中学的美丽校园里生活、学习,我们一定要懂得明礼诚信,做文明的学子,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中,不要只是让诚信出现在纸上,只成为我们的口头禅,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诚信滋润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去呼唤诚信的春风,来吹绿每个人的心田!让诚信之歌唱响我们整个__中学的校园!

同学们,诚信是一份无形的财富,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我们要诚信待人,诚信处事,付出真诚和信任,收获友谊和尊重。让我们携诚信上路,走向文明和知识的康庄大道,让我们点亮诚信的明灯!用诚信浇灌出美丽的生命之花!用我们的真诚和信念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篇4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也来谈一谈“诚实守信”。

我先来谈一谈什么是“诚实”。看到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就让他表现出来。这就是诚实。诚实最主要在于不假不欺,我讲的不欺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文不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守信”连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而守信是结果。人的美德可以列举出很多,“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诚实的巨大作用。诚实表现在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上,这一点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不诚实有可能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终会露馅,而且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再来谈一谈“守信”。守信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以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在践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因而守信者就更加令人尊敬。楚汉时期的季布,重诺言、守信义,当时的人们便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言。由此看来,守信在人们的心目中比金钱重要得多。

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第四章就是讲“信”。它教导我们做人要守信,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其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讲说出来的话以信为先,欺骗别人,讲不诚实的话怎么可以呢?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碰见学生不交作业的。问他,便说没带回家或者找其他借口。或者有些同学做作业时抄袭等等,这些都属于不诚实的表现。这时候就可以用“信为先”来对照自己。说话要以信为先,如果欺骗别人,一次两次之后别人就不在信任你。“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应该吸取那个孩子的教训。

还有更想说的是信守。答应别人的应努力做到,若没有做到也要解释一下。我记得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两个同学之间的借书,答应第二天借给别人书的人,可是第二天却不带,因此失去了同学信任。有的学生犯错之后通常会答应老师不再怎么怎么做,但有些同学过不了多久就忘掉了。这样又失去了老师的信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更多人的信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用,他一定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践行《弟子规》、践行“诚实守信”不仅仅在现在、在学校,应该在整个人生历程、在每一个地方。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实守信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著吧!铭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谢谢大家!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演讲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谢谢大家!

热门标签

HOT
272118